融合于村舍之间的旅宿建筑
归隐田园,现代人向往的生活
城市生活的高速运转经常让人透不过气来,让人对归隐田园的缓慢生活心生向往。人本就来自于自然,亲近自然、追求本真,就像深植在DNA里的记忆,总是呼唤着我们回到山水田园的怀抱里。然而城市生活的优势是不言自明的,说走就走不是人人可以享有的奢侈,这也是近年来田园旅游与乡野民宿发展迅速的原因,短暂的抽离追寻诗与远方,能为日复一日的凡尘劳琐提供修复的养分与再出发的勇气。
树影之中的建筑主立面
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
上海周边有许多江南水乡农村,位于上海浦东川沙镇的连民村就是其中之一。连民村坐落于上海后花园川沙新镇西南端,村内河道交织、稻田成片,稻田、河道、花海、村落,组成了一座生态宜居的自然村庄。2016年开始,连民村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聚焦于特色旅宿产业,逐步成为上海周边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与上海市中心的近距离更成为它的优势。
特色旅宿建筑成为农村的一道风景
针灸式的乡建设手法
有别于许多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重投入模式,连民村的乡村振兴建设发展,除了政府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也有许多来自民间的参与的民宿开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向发展休闲旅游型乡村转变。在改造手法上,采取是针灸式的介入,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打造连民村民宿品牌-宿於民宿,由宿於民宿搭建盘活连民村资源的平台,重新组织水域风景、特色农业、闲置民宅、废弃建筑以及村民劳动力,形成一个村落型的田园宿游目的地。本次设计宿於西餐厅便是水岸街角的闲置建筑再利用,与民宿咖啡厅、小镇会客厅共同形塑乡村旅游服务核心区。
藉由闲置建筑再利用打造乡村旅游服务核心区
现代田园的白墙黛瓦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直是东方文人心中最富诗意的山水田园风景。然而近数十年来基于对西方现代生活的想望,许多的农民在改造自己房舍的时候,舍弃传统素朴的白墙黛瓦,选择欧式洋楼的形式,因而造就上海近郊农村东西方建筑语汇杂陈混乱的样貌。连民村,作为一个村落型的田园宿游目的地,为了呈现其整体和谐的风貌,在建筑风格上需要进行整体控制。我们希望改造后建筑在满足现代生活机能的同时,能重新寻回属于东方田园的诗意,以白墙黛瓦为基调,借由材料、色彩、建筑语言的重新梳理,打造属于当代海派文化的田园景观,也借由点状的改善延伸到线与面状,乃至与整个小镇的逐步转变。本次的西餐厅改造以及周边陆续改造完成的旅宿设施都以这样的整体风格进行设计。
文人笔下充满诗意的江南风景
建筑改造前后的对比
新旧融合的建筑改造
宿於民宿西餐厅位于民宿主楼旁,原为一栋两层楼的双坡顶农民房,改造后定位为服务整个旅宿集群的田园西餐厅。建筑设计呼应周边环境,以白墙、黛瓦、坡屋顶为基本语言,利用形体的错落变化与开窗比例的调整,打造其作为旅宿建筑的立面形象与空间特色。
在改造设计手法上,首先,在建筑现有形体的基础上,我们改变了屋顶与山墙形式,利用坡屋顶的错落增加立面的变化与空间的丰富性;其次,我们设置了了外挂的楼梯,为二楼空间创造了独立的出入口与特色的到达体验;而后,依据不同空间机能对建筑立面进行分割,使立面和谐且富于变化。
空间设计上,我们在面向大片绿地的西侧布置大面积的玻璃窗,通透明亮的一层空间成为往来村镇游客视线的焦点,大面绿地也为西餐厅提供了优美的视野。由于整个民宿建筑面积有限,我们在东侧的内庭院布置了户外座椅与吧台,厨房可同时服务室内与庭院用餐区。天气好的时候,室内外结合使用,打造尽享田园风光的就餐体验。
延伸到户外的庭院用餐区
半户外的楼梯
回归质朴的栖居雅集
为了传达田园生活朴实的质感,在材料上,以仿古砖地板、浅色水泥质感涂料为基调,搭配原木家具、藤编灯具与器物。低调的陈设让户外田园景观成为视觉的焦点,更能体验归园田居的喜悦美好。
一楼公共区
二楼空间可灵活作为包房与客房使用
户外观景楼梯
平面图
项目名称:宿於民宿西餐厅
项目位置: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连民村
设计面积:建筑172㎡,景观 210㎡
设计日期: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
工程日期:2022年7月至11月